利害关系人沟通
透过多元的沟通管道,了解利害关系人关注之永续议题,以此拟定相关管理方针与执行计划,有效回应利害关系人关注及期待。 2019 年亚德客透过发放利害关系人问卷,搜集利害关系人意见。问卷设计原则依据国际标准AA 1000 利害关系人议和原则,采用五大面向评估,考量责任、影响力、张力、多元观点及依赖性,鉴别与排序利害关系人之关系程度。统计结果依关系程度高低分别为政府机关、员工、客户、股东/投资人、供应商/承揽商、媒体、产业公协会/产业及学术单位及当地社区。
利害关系人身份
对亚德客的重要性
沟通方式与频率
2019年沟通成效
反思与因应之道
关注议题
政府机关
为关注亚德客环境、经济与社会的法遵情形且为政策制定者,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利害关系人
■ 不定期会议,如研讨会、公听会
■ 不定期公文往来
■ 不定期专程拜访
■ 不定期email、电话
■ 参与台南市政府经济发展局「南科液晶电视及产业支授工业区会议」2 次??P>
■ 参与树谷园区环评宣导会2次
■ 参与劳工局「职安健康处与树谷园区事业单位缔结安全伙伴研商会议」1 次及教育训练2 次??P>
■ 参与金管会「推动我国采用国际财务准则研讨会」1 次
■ 参与中国大陆当地环保局针对排污权总量、环评审查、新增排污权总量交流 5 次
■ 参与中国大陆当地污管科指标审查、检测站拜访 6 次
■ 参与中国大陆当地市场监管局关于特种设备分类评价培训会议2次
■ 持续关注政府实施之政策及法令,落实法律遵循并积极配合主管机关,共同创造产业荣景
■ 营运绩效
■ 法令遵循
■ 客户关系管理
■ 原物料管理
■ 劳资关系
■ 人权保障及员工照顾
员工
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资产,是协助企业的永续发展与突破的重要利害关系人
■ 不定期实体意见箱
■ 不定期总经理室信箱
■ 每周主管例会
■ 每季员工大会
■ 每季劳资会议
■ 每季福委会议
■ 每季绩效面谈
■ 实体意见箱共收20份,回覆率100%
■ 总经理信箱共收3份,回覆率100%
■ 主管例会共35场
■ 员工大会共2场
■ 劳资会议共4场
■ 福委会议共4场
■ 完成季度绩效面谈200多人;完成EAP 辅导2,420人等
■ 提供优于业界的薪资福利与多元畅通之沟通管道,持续接纳员工意见与创造更好福利
■ 人才培育与发展
■ 职场健康安全
■ 职场多元及机会平等
客户
客户需求是提供亚德客对于未来市场趋势掌握,亦是亚德客孕育研发能量的重要利害关系人
■ 每年进行1 次客户满意度调查
■ 不定期以电话、email 等与客户交流
■ 不定期进行客户服务和交流
■ 执行客户满意度调查,共计调查客户990家,客户满意度98%
■ 平均拜访客户,如电话、email、拜访,次数达3,000次以上
■ 进行客户技术交流场次平均500 场以上
■ 持续以电话沟通及亲自拜访等方式,切实了解客户需求,全方面解决客户问题
■ 诚信经营
■ 风险控管
■ 永续产品
股东/ 投资人
提供亚德客财务支援及最关注公司永续发展的重要利害关系人
■ 每年股东大会
■ 每季董事会
■ 不定期法说会
■ 不定期回覆投资人关系信箱与专线
■ 每月公开资讯观测站
■ 办理股东会1场
■ 受邀参加法说会18场
■ 接受股东或投资人拜访及电话会议200次以上
■ 持续透过年度计画维持与股东及投资人的良好沟通
■ 公司治理
供应商/ 承揽商
共同与亚德客发展、制造产品与提升的商业伙伴,亦是共同面对环境永续议题的利害关系人
■ 不定期email/ 电话/ 通讯软体
■ 不定期供应商来厂会议
■ 定期供应商实地稽核/ 会议
■ 制定并实施年度供应商辅导计划
■ 实地稽核次数439家
■ 年度供应商辅导计划17次
■ 制订供应商管理规范,以保证供应商能长期及稳定的提供品质良好之产品,促使供应商与公司一同成长
■ 供应链管理
媒体
媒体是有效传递亚德客永续实绩的利害关系人
■ 不定期email、电话连络与回覆
■ 发送自结和查定报表4次
■ 发送营收资讯12次
■ 持续维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,建立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
产业公协会/
产业及学术单位
产业公协会及学术单位是与亚德客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伙伴,也是企业营运过程中互相合作之利害关系人
■ 每季报告会议
■ 不定时进行交流及教育课程训练
■ 举办或参与报告会议4次
■ 办理课程训练32次
■ 参加中国大陆地区智慧制造协会二届会员大会暨二届一次理事会1次
■ 参加中国大陆地区校企合作之校园招募 42 项次、考察/ 参观/ 交流 7 次、合作洽谈、回访、拜访 5 次
■ 藉由合作案件,让产品在学术理论基础及公协会的经验上发展,增进产品效能效率及减少生产的资源浪费,达到制造与环境的双赢局面
当地社区
位于亚德客营运据点附近之利害关系人,受亚德客营运影响最大,亦是最关切亚德客营运情形者
■ 不定期拜访交流
■ 树谷服务中心拜访2次
■ 邻近厂商交流2次
■ 参加中国大陆当地社区/ 消防队日常拜访、会议5次
■ 参加中国大陆当地办证中心关于证书商事认证拜访8次
■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,共同提升区域环境品质
■ 污染防治管理
■ 社会参与
■ 温室气体及能源管理
■ 水资源管理